星空XK·(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星空XK·(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 XK星空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机械阀门隔膜阀以产促教: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2024-08-24 01:51:23    次浏览

  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其中,产教融合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和加强专业建设方面注入了新动能,有利于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生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建设与发展的十余年里,呈现出发展迅速、需求巨大的良好态势,但课程体系不明确、学生核心竞争力不足、学界与业界缺乏共识等问题,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仍未达到最优。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在于,如何在学科交叉、媒介融合、技术更新的大背景下,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学界与业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笔者从制定专业课程框架、搭建应用型平台和确立创新路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致力于探索一套适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比较扎实,但实践应用匮乏,与“厚基础、跨学科、融媒体、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不相适应。因此,需要以产教整合为指导,对课程架构进行调整,从课程思政、实践应用、结果导向三个角度,制定以提升学生新媒体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框架。

  1.理论课程创新:融入思政元素,厚植家国情怀。“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机械阀门隔膜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自觉服务于国家战略。然而该专业的大部分理论来源于西方,因此,自主化知识体系建设一直是学界致力解决的问题。在国际舆情复杂的形势下,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投身于国家传播事业是一项紧迫的教育课题。“怎么样培养人”是培养的方式方法。在自主化知识体系尚未建成的情况下,可以在理论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备课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编写“课程思政案例库”,在授课过程中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巧妙融合,厚植家国情怀。例如,在“大众传播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我国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实践案例,帮助学生阐释和理解“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知识。随着综合国力和文化自信的提升,在面对部分西方国家的抹黑与污名化时,我国政府与媒体不断增强与夯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打破了西方企图将我国置于“沉默的螺旋”劣势一方的阴谋。通过此类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传播观和舆论观,厚植家国情怀,立志于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作出贡献。

  2.实践课程创新:紧密联系实际,根植地方发展。当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因此,课程设计要紧密联系实际,根植地方发展,深挖行业需求。例如,在讲授“新媒体运营与推广”课程过程中,邀请传媒企业资深从业人员担任“企业导师”,将新媒体运营和直播行业最新需求带进课堂,以各项新媒体项目作为实践抓手,带领学生进行新媒体运营实操,企业参考学生的GMV(带货销售额)表现对其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使学生提前了解行业标准。在“媒介活动策划”课程中,授课教师将学生划分至不同调研小组,以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媒体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带领学生赴农村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农村新媒体的使用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为农副产品策划新媒体销售方案,这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地方的能力。

  3.毕业设计创新:践行OBE理念,提升学生能力。OBE理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斯派帝在其著作《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中提出。其核心观点是:以最终的学习成果为导向,要求学生毕业时达到预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一课”是毕业论文或设计。目前,大多院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沿袭通过撰写毕业论文以达到毕业标准的传统模式。但这些论文大多未经过学生实践检验与深入思考,往往是通过阅读、模仿与套用文献而写成的,并不具有应用价值与实践启发。商洛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基于为地方培育“能写、善拍、机械阀门隔膜阀会剪、精运营”的新媒体人才培养目标,在OBE成果导向下对毕业设计进行创新,引入地方发展和产业前沿需求,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创作纪录片和宣传片,在此基础上进行作品阐述和思考。其中,2024届毕业学生将创作目光聚焦于社会现实问题,为凤翔泥塑拍摄了非遗纪录片、为山阳县和棣花古镇拍摄了旅游宣传片等。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专家是助力。因此,必须进行产教对标,将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高校资源与行业资源、行业需求与学生能力深度融合。

  1.教师“走出去”: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同向同行。当前,地方高校应用型师资力量薄弱,实践应用能力不足。商洛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围绕地方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专业优势,积极“走出去”,开展横向项目和根植地方项目。在此背景下,教师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时间,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沟通合作,先后与商洛市广播电视台、商州区融媒体中心、陕西敢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动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024年5月,“新媒体运营与推广”课程的授课教师根据授课目标,积极走出校门与地方景区、企业沟通,了解地方旅游发展需求和当前新媒体运营发展前沿动态,与陕西敢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筹备了以“千年文化、棣花有约”为主题的棣花古镇短视频活动和直播大赛,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服务地方能力。

  2.专家“请进来”:推动校、地、企异质性资源的互补。地方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往往囿于经费有限或理念落后,机械阀门隔膜阀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过剩而实践应用不足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深化产教对标,将精通新媒体管理和新媒体运营的专家“请进来”,推进校、地、企异质性资源的互补,将高等院校的知识智库优势与地方经济文化资源及行业企业的新媒体应用经验深度融合,提高有限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机械阀门隔膜阀。商洛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先后邀请商洛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商洛日报新媒体部、北京福旅商旅、陕西敢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新媒体专家为学生讲授实操课程,并将具体工作布置给学生。例如,2022届的某个学生小组在商州区融媒体中心主任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对新媒体客户端“爱商州”进行运营,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融媒体中心的“中央厨房”进行关键词抓取,获取热点进行采访写作,并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发布,学生在此过程中接触到学校课堂和教材课本中没有的“中央厨房”,亲身体验了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模式。

  3.学生“动起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能力。产教对标的落脚点在于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生是教学的本体,是教学过程的终端。因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通过产学结合实现专业价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通过项目式教学、体验式学习和以赛促学等手段,为学生搭建平台。如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学生围绕商洛文化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组成各类兴趣工作室(如商洛美食推广工作室、商洛精品旅游线路推广工作室、“洛味源”豆腐推广工作室等),将公关理论知识与工作室实际紧密结合。在期末考核中,授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新建的商洛樊登书店,结合所学为其设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新媒体公关方案并进行小组赛,评出最佳策划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且掌握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进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技巧与方法。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目标是通过产业与教育的有机融合,建立社会与高校的深度互动与合作,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智库作用。

  1.坚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结合。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服务于国家宏观战略和媒体产业发展。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虚拟技术的下沉式应用,传媒行业发生了巨大变革,国家在总体上提出“专家型、全媒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专业增设新媒体应用类课程,如新媒体运营与推广、新媒体文案策划与写作、新媒体产品设计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实践课时的比重;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翻转课堂”、参与式学习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创新评价标准,在OBE理念指导下,以结果为导向,机械阀门隔膜阀引导师生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增加过程性考核的比重,从常规的“平时成绩30%,期末卷面成绩70%”调整为“平时成绩50%,期末卷面成绩50%”,平时成绩以学生考勤、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作业作为衡量指标,把服务地方发展的思政元素(参与志愿活动、比赛等)作为高阶指标,引导学生增强实践应用能力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2.坚持育人路径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指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育人目标有三大层次:一是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新媒体素养与技能、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能力、危机公关应对与传播能力的人才;二是为转型中的主流媒体和县级融媒体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全媒体人才;三是为网络平台输送掌握新媒体运营与推广技巧,同时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其科研教学工作要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机械阀门隔膜阀。在科研方面,如商洛学院申报的项目“网红经济视角下新媒体传播助力商洛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对商洛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均以新媒体助力地方发展为方向。在教学方面,商洛学院教师将理论知识、实践应用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如在讲授“知沟理论”时,教师将在项目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乡村与城市存在巨大的新媒体使用鸿沟讲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由城乡经济差距带来的知识鸿沟,及其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进化而成的“数字鸿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如何运用新媒体传播弥补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助力乡村振兴?”为此,多名学生将乡村振兴作为其参加各类活动和比赛时的作品主题,先后以《任西振——乡村振兴共“志”富》《“连”接网络,“翘”起商州——新媒体运营商洛连翘,赋能乡村振兴》等为题,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并获得校级金奖和省级铜奖。

  3.坚持专业发展创新与行业发展前沿方向相结合。面对媒介格局的深刻变革和国际舆论局势的波诡云谲,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战略层面作出重大部署。多年来,各级各类媒体强化互联网思维,通过深化改革推动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传播格局,这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密切相关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进行产教融合探索,将专业建设与行业的发展前沿相适配,提升学生将所学知识自觉服务于国家宏观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至关重要。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紧随行业发展,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建设虚拟演播实验室和融媒体实验室,加大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与校内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加大合作交流、联合培养的力度,在硬件方面跟上行业发展。同时,在人才引进政策和福利待遇上向高层次人才和新媒体专业人才上倾斜,加大“引才—留才—用才”的力度,引入行业发展的“活水”。

  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要紧密结合国家宏观战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前沿,在课程设置、实践应用、结果导向三个方面加强创新,形成高校、政府、行业三方合力,推进专家、教师、学生集中发力,重视顶层设计,突出地方特色,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输送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社会责任感强的新兴传媒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