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1 09:11:12    次浏览
《2024中国物业服务上市公司研究报告》将从资本表现、经营绩效、发展策略和发展研判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各位嘉宾及线上的朋友们,下午好,下面我来发布《2024中国物业服务上市公司研究报告》。我将从资本表现、经营绩效、发展策略和发展研判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2023年全年,物业板块总市值处于下行通道,由年初的4366.62亿元跌至年末的2384.58亿元,跌幅高达45.39%;2024年前4个月,板块开始企稳,尤其是4月中下旬以来,A股受“国九条”政策刺激及关联方地产利好政策出台、港股受国际资金流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出现连续反弹。截至5月3日收盘,板块总市值较4月低点提升约22%,达到2420.35亿元,PE均值提升约20%,达到11.28。
TOP10市值合计1947.57亿元,占总市值比例为80.47%,较上年同期提升5.23个百分点,头部效应显著,分化格局进一步加剧。
以2022年12月31日收盘为基准点,至2024年5月3日,央国企总市值走势要明显好于民营企业,央国企总市值跌幅为24.88%,民营企业总市值跌幅为42.92%。2024年5月3日收盘较2023年1月1日收盘,63家样本企业中,总市值保持正增长的仅有5家,占比7.94%。其中,华发物业服务涨幅为29.11%,排名第一。
截至2024年5月3日,共有34家物业服务上市公司宣布发放2023年年度现金股息,共计分红92.21亿元,创历史新高。从大多数企业的派息率和股息率来看,2023年物业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普遍好转,通过提高派息比例和股息率来回馈股东,提振投资者信心,吸引资本关注行业及企业发展。资本市场对于公司加大分红等行为给予了正向反馈。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今年年初以来,有分红物业上市公司股价涨幅均值为6.48%,显著高于其他无分红物业上市公司(-0.56%)。
二级市场回购股票,一方面能够调节财务杠杆水平,改变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而影响企业业务经营;另一方面被视为管理层发出的股价被低估信号,对市场预期产生积极影响。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3日,共计有12家物业企业进行了回购,共计回购3.42亿股,回购金额总计13.14亿元。上市物企发起股票回购,向外界传递了对自身经营情况好转的信心,有利于缓解投资者的担忧,稳定股价。
1、经营业绩:营收均值46.04亿元,增速放缓,利率双降但现金流显著改善
2023年,物业服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均值为46.04亿元,同比增长7.74%,下降8.12个百分点,增速明显放缓。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管理规模上,行业整体新增管理面积有缩量迹象,同时,外拓竞争异常激烈,拓展难度提升,依靠管理面积高速增加而支撑营收高速增长的局面被打破;第二,业务上,增值业务中的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断崖式下跌,社区增值服务恢复不及预期,创新型服务未打开局面,营业收入降速增长。
从营收构成看,基础物业服务收入均值为41.02亿元,同比增长13.98%。企业立足主业,做优、做强、做实,基础物业服务占比提升至69.2%,较上年提升3.53个百分点。增值服务收入均值下降6.29%至11.91亿元,占比也由2022年23.19%下滑至20.09%,其中,社区增值收入均值为7亿元,同比增长4.79%,非业主增值服务大幅下降18.44%至4.91亿元;创新型服务收入均值增长3.93%至6.35亿元。
从企业性质看,央国企营收表现优于民营企业。2023年,央国企营收均值为57.31亿元,较全样本企业高24.48%,较民营企业高31.35%。原因在于:一方面,在“国进民退”的大背景下,央国企拥有稳定的关联方,能够持续获得优质的项目,支撑企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外拓中,能够在公建、城市服务等项目上更易中标,有效提升管理规模,提升收入。
2023年,物业服务上市公司毛利润均值为10.80亿元,较上年微增0.04亿元;净利润均值2.7亿元,较上年下降0.13亿元,增收不增利仍在持续。毛利率均值和净利率均值分别为23.45%和5.87%,较上年分别下降1.73百分点和0.74个百分点,但降幅分别收窄1.64个百分点和4.87个百分点。
2023年,央国企毛利率均值为20.63%,净利率均值为10.12%,毛利率和净利率近五年波幅较小,保持稳定,凸显央国企业务稳定及风险管控能力强;民营企业毛利率与净利率自2020年达到近五年最高水平后,连续三年下滑,但2023毛利率年仍有24.17%,高于央国企,说明在开展像社区增值服务等高毛利率业务上,民营企业要优于央国企,2023年净利率为4.59%,低于央国企,说明在风险管控等方面较弱。2023年,民营企业的核心利润率均值为11.54%,较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维持在两位数以上,物业上市公司虽然受到关联方影响,高毛利业务非业主增值服务萎缩、大幅计提对关联方应收款项减值准备,造成利润“失血”,但是物业企业核心业务属性良好,利润率有保障。
2023年,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达到861.35亿元,同比增长8.54%,较上年大幅下降33.48个百分点,与营收增速基本持平,应收与收入增速剪刀差也已较上年大幅下降25.63个百分点,风险相对可控。
物业上市公司加大预收力度,2023年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达到294.49亿元,较上年显著改善,净现比也回到1以上,2023年达到1.97,为近几年新高。行业风险逐步出清,物业企业正逐步回归现金流逻辑,业绩及估值也将进一步回升。
2、管理规模:管理面积均值1.45亿平方米,以稳为进,高速增长转为高质增长
2023年,物业服务上市公司管理面积均值1.4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40%,较上年下降3.81个百分点,增速放缓;合约面积1.9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35%,较上年下降6.5个百分点。增速均较上年下降,原因在于:第一,市场竞争激烈,外拓难度大;第二,收并购更加审慎,规模高速增长不可持续;第三,部分物业服务上市公司陆续退出一些低效益项目,对管理面积增长产生影响。
TOP10企业管理面积合计49.05亿平方米,占比为66.27%,较上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头部效应显著,进一步拉开与其他企业差距。其中,碧桂园服务管理面积9.57亿平方米,位列第一,保利物业排名第二为7.2亿平方米。TOP10企业中,央国企占据四席;中海物业、华润万象生活和保利物业增速排名前三,央国企凭借外拓竞争优势,在稳健关联方支持下,获得更多优质项目,管理规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2023年,物业服务上市公司管理面积中来自第三方的占比均值为53.21%,较上年下降0.68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来首次下降,但相较于上年变化不大。一方面,物业企业并购更加理性,并购数量和并购金额锐减,管理面积高速增长受阻;另一方面,增量市场逐步转为存量市场,外拓竞争异常激烈,管理规模增长放缓。
2023年,并购市场进一步降温,披露相关信息的典型案例涉及交易金额约19亿元,相比上年大幅下降约75%。“规模型”并购减少,“资源型”并购取代盲目扩张,并购标的主要聚焦环卫、餐饮、科技类公司,实现更精准的“物业+”,跨越专业壁垒,提高竞争力。
2023年,上市公司管理面积中非住宅业态占比29.67%,近五年来,首次出现下降,较上年下降0.48个百分点,降幅不大。一方面,2023年,关联方供给为新增项目主要来源,而关联方项目以住宅为主;另一方面,相比住宅,非住宅细分领域专业壁垒高,对物业企业提出更高要求,上市物企权衡自身优势和市场机会做出决策,并购更加审慎,投标竞标更加有取舍。
截至2023年底,46家上市样本公司的储备面积均值约为617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82%,由增转降;“储备/在管”进一步下降至42.84%,降幅扩大。
从整个市场看,2023年全国物业管理面积总量约为302.0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约4.42%,增速下降。伴随房地产开发市场增量逐步萎缩,新开工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连年下降,未来物业管理规模逐步转为存量市场。
出于经营效益考虑主动退出部分“拖后腿”项目,以质量置换数量,提升留存项目的效益水平,从“数量导向”转为“质量导向”。弱化在管面积数据披露,由注重“规模增长”转为“效益增长”。合景悠活、万物云、浦江中国、润华服务、银城生活服务等均未在年报中披露管理面积相关数据。
在区域深耕方面,不同企业的战略布局差异较大,没有统一标准,这主要与不同公司的自身特点、资源和区域优势有关,如雅生活服务在管面积的73.8%集中于一、二线城市,金茂服务也主要聚焦高能级城市,截至2023年底,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管理面积占比达九成以上;而建业新生活、滨江服务主要深耕本土市场,分别在河南省及浙江省占据市场优势。总之,物业上市公司充分意识到城市聚焦和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现有项目的优势以点带面,拓展项目,提升区域密度和经营效益。
在业态布局方面,上市公司积极推进“多业态发展战略”,尤其非住宅领域,细分程度显著提高,布局业态逐步扩展至学校、医院、交通、军队机械阀门隔膜阀、场馆、景区等。如保利物业在商业及写字楼拓展加速突破,持续深耕优质客户,在通讯、金融、税务、交通、能源等领域积累资源,取得国家开发银行西安数据中心等优质项目。公共物业方面,公司涵盖镇景区、高校及教研物业、轨道及交通物业、医院物业、政府办公楼、城市公共设施等多种细分业态。
服务品质是物业企业的生命线和发展根基,没有以服务品质为基础的“1”,再多的业务也将失去依托终为“0”。物业管理行业在经历了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后逐渐回归由市场驱动,企业生存与发展将面临着全方位多角度的激烈竞争,回归服务本源,提升服务品质成为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的不二选择。行业在高质量发展导向下,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夯实服务品质,提高客户满意度与粘性,追求以高质量服务为支点,撬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保利物业提出切实落地刷新服务,品质建设从“点状改进”到“全面刷新”。
然而,服务品质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业主信任的链接也并非易事,通过提升品质赢得业主满意仍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2023年全国物业服务满意度得分仅为72.6分,延续了前两年整体回落趋势。客户对高品质物业服务的预期不断提高,部分企业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节奏,传统粗放的服务模式将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而开展物业服务颠覆式创新又可能带来企业运营成本上涨,因此,物业管理行业在向高质量发展方向精进过程中依然面临阵痛。
社区增值服务是物业上市公司开展较早的增值服务,主要基于住宅项目,围绕业主的生活需求提供便捷的日常多元服务。这一板块在2021年的增速非常高,有的企业甚至超过200%,但2022年以来,增速急转直下,不少上市公司出现负增长。从对营业收入贡献看,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占比仍然较低,尤其头部企业占比更低。部分头部企业社区增值服务收入有所下降,业务发展面临困局。我们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发现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占比普遍位于5%-27%的区间内,均值约为15%,贡献度较低。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每一家企业而言,在布局社区增值服务过程中不要盲目地追求服务种类多样,而是要结合自身优势,有所侧重地发展少数几种业务,并做到“少而专、专而精”,将其培育成能真正支持业绩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IFM主要衍生自非住宅物业,是为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单一业主或客户提供的非核心业务的外包服务,近年来备受物业公司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入局此赛道,挖掘其中的蓝海市场。IFM包括团餐、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空间规划、员工福利管理、饮水服务、会务服务、礼宾服务、制服服务等。目前,团餐服务是IFM中比较适合物业公司开展的业务。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团餐行业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物业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此业务。
上市公司中布局城市服务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头部企业入局较早,优势更突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探索出合适的业务模式,并形成独立的业务板块和经营品牌。根据各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的数据披露情况,我们发现物业公司的城市服务板块毛利率水平普遍较低,基本位于8%-20%之间,平均水平在14%左右,仅苏新服务超过20%。而同期的环卫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普遍位于20%以上,均值约为23.61%。此外,城市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地方政府,鉴于目前地方债务突出,政府财务状况及支付能力是接管项目时首先要考虑的。否则会面临应收账款回款难,计提减值准备的风险,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与物业管理行业的深度融合,物业企业纷纷深化科技应用水平,具备了更加强大的服务能力和业务能力:一是,科技帮助企业打破传统过度的人力依赖服务模式,实现降本增效;二是,企业借助智慧科技手段能够为客户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并探索多元增值业务。
整体看,头部企业作为行业的领航者在数字转型、智能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明确科技化战略,用创新技术武装企业组织,以技术赋能改造服务流程,通过打造智慧物业参与城市发展和建设,充当人民美好生活的守护者和赋能者。
(四)发展研判:行业稳中向好,业务尚待破局,构筑特色壁垒,加强ESG实践
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可以永续发展的行业,且具备现金流充足、轻资产、弱周期性等优势。可以说,与其他行业相比,物业公司拥有极其稳定充足的中长期合同订单,因为物业管理是消费刚需服务,并且行业的续约率非常高,是一门能长久稳定发展的生意。即使宏观经济承压,上游地产行业面临重大变局,物业上市公司依然取得不错的业绩,绝大多数企业营收稳定增长,核心利润率稳定,
自2024年1月1日以来,物业板块总市值、市盈率(剔除部分异常值和市盈率为负的数据)保持基本稳定,处于正常波动范围内。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承压,地产危机影响下,物业板块的抗周期、现金流稳定等特有行业属性以及重要的民生属性始终没有改变,伴随物业上市公司发展更加独立,更加稳健,风险逐步出清,物业板块的市场价值有望回归。
2023年,物业管理行业IPO热度进一步降低,年内新增上市公司仅三家,分别是众安智慧生活、润华服务和珠江股份,其中,众安智慧生活和润华服务为首发上市,募集资金总额约2.4亿港元;珠江股份为珠江城市服务重组上市。上市物企数量及募集资金总额均创近六年来新低,回落至2015年的水平。
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尤其地方国资背景物业企业,仍在寻求奔赴资本市场的机会,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及组织结构优化。截至3月底,泓盈城市服务、深业运营、经发物业三家物业企业仍在IPO进程中,且于2月份均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3月均已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泓盈城市服务于4月24日顺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于2024年5月8日-2024年5月13日招股,预期H股将于5月17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交易。
基础服务固然重要,但事实上,仅回归主业,做好基础物业服务,提升服务品质远远不够。我们盘点了上市公司披露的营业收入及构成数据发现,52家样本企业的基础服务收入均值增速呈明显下降趋势,由2021年的31.26%下降至2022年的27.97%,再下降至2023年的17.05%,且降幅有所扩大,很容易理解,这与管理面积的增长情况是高度一致的。而营业收入的降幅更快更大,由2021年的41.54%下降至2022年的15.93%,再下降至2023年的8.20%,且降幅有所收窄,表明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可下降的空间进一步缩小,未来对营业收入的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减小。
当前行业面临增长困局,一方面规模增长降速,基础物业服务短期对业务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长期看增长潜力不足;另一方面,非业主增值服务断崖式减少,但未培育出增速稳定、模式成熟的可持续发展新业务。因此当前的重任不仅是巩固基础物业服务,同时也要继续加深对社区增值服务、城市服务以及IFM服务的探索,争取早日建立起行业增长的第二曲线。如下图,当前物业管理行业大概处于蓝色阴影位置,基础物业服务收入增速下降,而多元业务增速更低,尚待破局的发展阶段,因此未来物业公司的发展仍然具备一定挑战性。
非住宅领域成为各上市公司发力的重要方向,未来非住宅项目的细分程度将越来越高。前几年,非住宅的热门赛道是商业物业和办公物业,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各个细分赛道逐步打开,诸如医院、学校、交通、场馆、景区、公园等。非住宅领域也逐渐产生了代表性的上市公司,比如华润万象生活、卓越商企服务等以商业物业为特色的上市公司,以办公物业为优势业态的金融街物业,以轨道交通为特色赛道的越秀服务,以文体场馆为特色服务对象的珠江股份,以工地物业为特色的京城佳业等。但产业园物业、医院物业、学校物业、景区物业等细分领域仍没有上市公司。伴随细分市场的不断突破,优秀的非住宅物业公司有望做大做强并登陆资本市场。
近年来,ESG在国内的发展引人注目,逐步从一个边缘概念发展成为全球商业和投资的核心议题。2023年以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及港交所均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方面制定了新规,整体看机械阀门隔膜阀,披露要求不断提高,强制性披露范围(上市公司披露对象范围和披露内容范围)不断扩大。4月12日,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上交所明确,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深交所明确,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北交所考虑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特点,鼓励公司“量力而为”。
2024年4月19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简称“联交所”)发布其就优化环境、社会及管治框架下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咨询总结,并随附《实施指引》,以协助联交所发行人了解附录C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守则》D部分气候相关披露规定。
物业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深入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逐步加强ESG体系建设,提升ESG相关信息披露质量,将ESG理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兼顾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力争实现可持续发展。机械阀门隔膜阀机械阀门隔膜阀